学生工作

  • 王阳
  • 张雨晗
  • 牛世婧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学生风采 >> 正文

代霞

浏览次数:

 


一、个人简介

姓名:代霞

导师姓名:武翠红

院系:教师教育学院

专业教育学

座右铭:纵有疾风起,人生不言弃。


二、学习成果


1.学习经历
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SCD源期刊发表独立作者论文两篇,在省级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一篇,独立翻译英文原著一部,学位论文被评为“校优秀毕业论文”。


2.所获奖项


2018-2019学年:获校级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三等奖,校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,参加江苏大学“首届新媒体大赛”获三等奖;2019-2020学年:获校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三等奖,参加江苏大学“疫情下的中国征文比赛”获三等奖,参加江苏省“我看江苏教育——大学生征文比赛”获优秀奖。2020-2021学年:获校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。


三、生活一览


1.优秀分享


学术没有捷径,笨鸟一定要先飞。因为自己是跨专业考研,所以专业基础相对本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,要薄弱一些。在刚接触研究生课堂讨论环节时,让我感到自己知识储备有限,加之自己有时喜欢对着一个问题钻牛脚尖,导致不能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切入点,呈现出论证某个论点之时容易“跑偏”。这让我一度有些失落与苦恼,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之下,阅读了大量的名著与文献,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,并通过每天就一个微小的问题,模仿权威期刊文章的论证方式与语言技巧写一段话的方式,转变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角度,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。

科研的路上,不能有一丝懈怠,保持勤奋,拒绝拖沓。进入研二之后,随着课业的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大论文开题提上日程,小论文写作与发表的“关键期”。值得庆幸的是,研一过后的暑假,我没有过于贪恋外面的山水风光,而是在导师的督促下,阅读了大量与大论文相关的书籍与文章,翻译了诸多英文文献,为论文选题创新奠定了基础。自己写了数个选题后与导师进行了多次交流,并提前拟好了写作提纲。这也为我后来的顺利开题与写作打下了基础。开题的顺利使我感到小确幸,“新冠肺炎疫情”“在家隔离”期间我的同学们没有像我一样偷懒,而是陆陆续续相继发表了小论文,而我却还一无所获,突然惊觉自己的落后。在导师的督促之下,奋起直追,日夜兼程地看文献,看新闻,试图快速找到好的选题,反复列提纲,思考创新论点与论据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连续几个个月的奋战与学习,终于发表了两篇SCD论文,一篇省级期刊论文。在这期间,遭遇身体的各种不适(头疼、感冒),但是都坚持下来了。因为我明白,做学术的路上总有人比你更努力,更有天赋。唯有坚定信念,扎实向前,才会有所收获。

2.朋友说

代霞同学思想进步,性格开朗,热爱集体,乐于助人,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。学习性强,喜欢研究新的事物,具有创新精神。对待工作认真负责,积极主动,能吃苦耐劳,为人处世能从全局出发,值得我们学习


3.导师说

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,代霞积极上进,学习刻苦认真,广泛阅读了大量本学科中英文文献,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,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。在日常生活中,代霞为人处世和善热情,乐观坚强,严于律己,乐于助人,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,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。


4.学长学姐寄语

希望师弟师妹们保持严谨踏实的学风,多读书,勤思考,多动笔,加强身体锻炼,注意饮食营养,把握学习节奏,快乐生活,快乐工作。


分享到:
上一篇:缪英洁
下一篇:缪英洁
推荐阅读
王阳

王阳

王阳,中共党员,入选江苏省名校优生选调计划。作为高校青年榜样入选全国“强国青年观察团”,江苏团省委“青马工程——先锋骨干计划”学员,曾担任江苏团省委青年观察员、校团委学生副书记...

张雨晗

张雨晗

张雨晗,中共党员,曾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、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次、江苏大学“博学”校长奖章1次,毕业后作为省“名校优生”赴宿迁地方任职...

牛世婧

牛世婧

牛世婧,中共党员。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。曾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、校长奖学金1次、校三好学生标兵1次、校一等奖学金3次。保研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。